保函办理_投标保函_履约保函_预付款保函_银行保函_保函网
8月份以来,受高温恶劣天气的影响,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刷新历史纪录。为应对极端高温天气,我国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启动高温限电应急预案:8月19日,武汉部分区域开始限电;8月20日,成都限电;8月21日,四川启动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一级应急响应。同日,上海暂停开放黄浦江沿岸外滩、北外滩、小陆家嘴地区景观照明(含媒体幕墙)。
一时间,“拉闸限电”一词再次登上各大平台热搜榜。
高温干旱是本轮限电的主要原因
回顾我国自2000年以来的多次“限电”措施,共有7次限电措施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较大,分别发生于2000年、2003年—2004年、2008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21年。从上述7次限电的主要原因来看,无外乎是恶劣天气、煤价上行以及能耗政策3个因素。而近几年的限电措施,更是与持续的高温恶劣天气相关。
本次以四川为代表实施的限电措施,与2021年的限电原因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2021年的限电主要原因是我国能耗双控政策刺激煤炭价格暴涨、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的火力发电企业亏损较大导致其生产积极性不高,而2022年8月份的限电则主要是因为极端高温天气导致人民生产生活的电力需求(尤其是空调用电量)激增,同时部分地区干旱天气致使水力发电量出现下滑,电力供应供需错配导致限电。
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中央气象台连续10余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处于35℃~39℃高温下,局部地区甚至出现40℃以上乃至45℃的极端天气,电力持续高峰消耗。与此同时,作为我国水电利用大省的四川,本该利用夏季降水带来的水位高涨进入发电高峰期,却因为处于汛期的长江降水量下降至自1961年以来的同期最小值而导致发电量不及往年。超高温、低降水导致长江水位持续走低。高温灾害与旱灾并行,不仅导致长江沿江省份地区耕地受灾面积超过千万亩,还使得传统的电力输出大省的四川电力生产不及预期,局部供应紧张,迫不得已采取“限电”措施。
(图片来自网络)
本轮限电反映我国电力基础设施规划不甚合理
四川省是中国水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资源禀赋的原因决定了四川省电源结构以水力发电为主。同时,作为全国水电基地,四川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送出端,其电力输出量连续多年超过1300亿千瓦时。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四川省整体发电量中,水力、火力、风能、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占四川省整体发电量的89.28%、8.79%、1.47%、0.46%。从能源结构上看,四川的电力高度依赖于水电,在能耗双控政策的要求下,作为清洁能源的水电在2021年7月—9月的用电高峰期,贡献了四川省内平均89.1%的电力来源。由此看来,水力发电对四川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入夏以来,长江流域极端的高温和少雨天气致浙江、安徽、江苏、湖北等多个地区因电力高峰供应紧张,对四川的供电需求增加。同时,四川域内的降水量锐减,7月入库流量相较往年同期下降严重,甚至环比6月下降14%,偏枯的降水对水力发电产生较大的限制,水力发电输出不足。同时,四川省内大多数小水电站为无调节能力的径流式小水电,河流水位的下降使得进水量减少,导致小水电站的发电量大幅下降,对水电依赖度很高的四川省也就难以负荷高温天气下的用电高峰。在极端高温、少雨的气候催化下,四川的电力缺口问题凸显。同时,在四川电力对外输出难以保障的情况下,沿线省市地区缺电问题也就自然呈现。
国家能源局先后召开重点区域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专题会,对电力保供工作进行部署,督促产煤地区和煤炭企业完成增产保供任务,保障重点区域、重点电厂电煤供应。强化机组非停和出力受阻监管,做到稳发满发。发挥大电网优势,强化跨省跨区电力互剂。优化细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和有序用电方案,确保民生、公共等重点领域用电,坚决防止出现拉闸限电现象。另外,国家电网也协调多省市发电车驰援四川,保障电力供应。
因此,本次因天气原因造成供电不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在电力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中存在不足,未充分考虑极端情况下的应对预案,这也是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转型过程中必须学习总结的经验。
本次限电或将推高部分行业产品价格
2022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多次强调国家煤炭、能源生产供应,并将今年煤炭产量指标由40亿吨上调至43亿吨,同时在8月份四川出现限电情况后,积极协调电力补给。目前煤价相对平稳,火力发电企业电力生产平稳。从整体影响看,本次限电并未对相关设施造成较大破坏,因此,总体估计并不会对我国下半年的经济增长造成太大影响。随着四川传统外送电波峰期的结束及下游各地电力供应的应急恢复,整体影响将逐渐消退。
由于四川是碳酸锂、硅材、硅料、能源化工、磷化工、半导体材料的重要生产基地,根据相关机构的数据,本轮限电预计会影响碳酸锂产量1100吨、 氢氧化锂产量1700吨、三元材料产量500吨、石墨产量300吨、金属硅产量1.2万吨。同时,本轮限电也影响多晶硅、硅片、电池片、钛白粉,草甘膦等磷化工产品、半导体元器件、集成电路等产品的短期供给,对相关产业链上下游造成一定的影响,推高部分行业、局部市场产品的价格上行。但目前看,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四川省内,相比以往各次影响范围更小。
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本次限电的影响较小。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四川省粗钢累计产量2787.9万吨,占当年全国粗钢产量的2.7%。同时,限电主要影响电炉钢的生产。8月份由于钢材市场整体疲软,电炉钢企业开工率仅为40%左右,因此,限电对我国粗钢产量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必须关注的是:由于限电影响,煤炭的需求会有增加,加上9月开始北方传统储煤季来临,煤炭价格会相对坚挺,会导致炼焦煤价格保持高位运行。由此可以推断,后期焦炭价格难以下行,或推升钢铁生产成本,进一步影响钢铁行业的利润水平。
(图片来自网络)
本次限电折射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期的阵痛
从新旧能源的对比来看,风电、水电受气候影响较大,而光伏发电存在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会对调峰产生压力,对电网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风光水电”等新能源发电的局限性决定了火力发电依旧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继续扮演稳定器的作用。但是,由于国家“双碳”目标已经为煤电装机设置了“天花板”,而在电力消耗端,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的波动性逐年加大,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平衡紧张问题将在较长时间里存在。因此,在今后极端天气可能频发的情况下,未来是否会再次发生大范围限电,依旧难以预见,区域性、季节性电荒仍有一定概率再次发生。
从本次限电中也可以看出,煤炭作为我国传统能源供给的主要来源,还将在未来长时间内扮演绝对的支柱作用,我国能源供给结构的优化和调整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实现“双碳”目标和煤炭工业清洁化发展的道路上,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诸多潜在问题需要仔细考虑和认真解决,不可有一蹴而就的心理预期。
回顾我国近10年来能源网络基础建设的过程,“十二五”期间,我国用电量增长14934亿千万时,年均用电量增速为6.3%;“十三五”期间,我国用电量增长18177亿千瓦时,年均增速为5.7%。然而在此阶段中,我国清洁能源如风电、水电、核电等的兴起,使得我国新增煤电发电小时低迷,煤电小时结构性下调。而这种状况被误解为我国已存在“电力过剩”(传统概念判断认为煤电小时数低于4000小时即可认为是电力过剩),从而影响了煤电增量的投资决策和项目建设。从这一点上看,我国在进行整体能源规划时,过分偏重于新能源对改善我国能源供给结构的作用,而忽视了煤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忽视了极端情况下电力互补互给的网络建设。因此,一旦出现极端情况,难以从容处置。从煤电在我国超过60%以上的绝对占比中可以总结出,煤电在我国能源保障中的有绝对支撑地位。如果不适时调整我国能源供给的策略,适度增加煤电装机数量,保障煤电供给比例,按照权威市场调研数据测算,2025年我国用电负荷缺口或将超过1亿千瓦。我国在能源供应的整体策略上,绝不可以短视,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以经济发展和民生的实际为依据,着眼未来经济长期发展的需求。
同时,从全球范围来看,因极端气候或突发地缘政治事件,世界主要经济体均面临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2021年2月,美国遭遇历史性大寒潮,风机、燃气机组无法正常工作,严重影响民生和经济。2022年2月份至今,极端事件导致欧洲天然气断供,引发欧盟地区严重的能源危机。煤电作为人类最早的电力能源来源,其被完全或大部分替代仍需要一段时日。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现代化发展道路仅有40余年的时间,虽然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能盲目学习或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必须根据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之路。
综上所述,限电将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转型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
几点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在我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准备:
一是在“双碳”目标约束下,我国煤电装机量无法大规模提升,必须提高火力发电企业的积极性,严控煤炭市场炒作行为,对现货和期货市场的恶意炒作“露头就打”。同时,适时出台相关能源保供专项财政政策,给予发电企业优惠政策或高峰补偿,调动企业积极性。
二是重新审视并加强国家能源供给的顶层设计,出台鼓励性政策和措施,鼓励火力发电企业实施灵活性改造。在新能源发电占比快速提升、大规模并网带来电力消纳问题的背景下,积极鼓励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包括调峰幅度、爬坡速率及启停时间等,发挥火力发电在我国能源供给中的稳定器作用,充分响应电力系统的波动性变化。
三是加强加快国内储能系统的建设。构建高惯性大功率储能体系,提高电网动态稳定支撑和调压能力,将电力供给高峰期的多余电能通过其他形式储存并在用电波峰期释放,实现电力能源真正意义上的“时空转移”。
四是全面建设多层级、互补式的覆盖全国的智能电网,随着大规模新能源电力接入电网及负荷侧的角色转变,电力系统的能量供需平衡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电网难以满足,必须有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通信等新技术全面配合下的具备智能配电、灾变预防功能的智能电网的支撑。
五是继续推进我国特高压加强输配网的建设,加快提升跨区域的输电能力和应急互补能力。
保函网(baohan.gzzwz.com.cn)是一家专业的保函办理网站。
保函网提供一站式保函办理服务,主要承接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农民工工资保函,质量保函,银行保函,商业保函等各类保函办理业务。
龙总:13278852333(微信同号)
龙总:13595588443(微信同号)
微信:qiyebaizhang
微信号已复制
打开微信添加好友